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金山岭上院并不是古寺,但目力所及之内的古长城却是旷古奇迹。上院的出现为这一片山谷建立了新的时间点。
一个轻盈、轻触地面的禅堂(阿兰若),纤细轻薄的结构拉开了新建物与古长城之间的时间距离,也再次因为人类的建造活动定位了这一片山谷的时间性。上院本身也试图从上层入口庭院至下部开敞禅堂通过氛围以及空间的开合建立一种内部的时间性。新的建造既要与古长城去时空对话,也要能契合这山谷的地形地貌和荒野气质。
最后选址的这段山谷,既有过煤矿开发,也有过梯田耕作。现场的杂草下还能看到村民自建梯田台地的挡土墙位置,已然变成一个地形景观的存在。新的上院建筑除了下部台地上的开敞的禅堂,上部建筑依山就势,将1.6米退级的台阶式景观地形转译为建筑的空间形式与尺度,它既是地形,也是建筑。
入口庭院则围绕一个空院石庭布置,一侧是安置佛像的佛堂。空院以向内垂坠的薄钢板与附着在混凝土围合墙上的细钢柱传递了传统廊院的空间氛围,空院向上的开口刻画出了一个朝向天空的框景,从院内望去有远山、烽火台,有断崖峭壁和天际缓缓游弋的云彩,而朝向西侧山谷的水平开口则正好框出古长城和一尊自然石像。佛堂名为“遍知堂”,取以周遍了知之智慧来断除烦恼之意。佛堂内有自然山石裸露于空间中。
上院内的大小几个内庭园由枡野俊明创作,他既是景观设计师也是一名僧人。入口石庭由五块形态各异的自然山石构成,寓意佛教文化中的“色、受、想、行、识”五蕴,五蕴和合而生万物。石庭地面为浅色凿毛细石混凝土,傍晚时分,石庭光线犹亮,如月色大海,五块石头的山峰分立三组或立或卧,有大海无边无尽之意,此庭取名“无尽意”。
山下的钢结构和碳纤维屋顶的禅堂是对中国汉字“舍”在象形意义上的重构。“舍”字由“亼+屮+囗”三部分组成,“亼”是屋顶,“屮”是梁柱,“囗”是基座,内外两圈纤细的钢柱支撑着曲面的屋顶,方形基座的高低变化在尺度上适应着山地的地形,外圈的钢柱随之产生了长短的变化。人在通透的禅堂中,山坳的侧壁成为真正的围合物,只有面向山谷的方向足够开放。不远处明代的长城是一颗时间的化石,所有的安排都是为了这一刻的安静。
禅堂及其周边的幽深空间取名“阿兰若”正是阿那亚(Aranya)的本意“人间寂静处,找回本我之地”的空间写照。禅堂前一方水池倒映山色天空,令一切更为静谧。每当夕阳西下或云雾升腾,坐看云起,心灵得以安顿。
于是,石庭(无尽意)、佛堂(遍知堂)、冥想室、阅览室、书写室、禅堂(阿兰若),由上至下一连串的空间形成序列,附着于地形,内外开合,节奏井然。禅堂下苑山谷遍种果树百草,有曲折石径通往古长城。待下苑钟亭水井与原有煤矿遗迹景观梳理完毕,金山岭上院乃成。